南瑞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制的准荣获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22-4-20)
南瑞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制的准荣获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22-4-20)

(由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4月中旬,南瑞集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编制的电网调度控制领域两项国际标准《IEC TS 61970-555 CIM based efficient model exchange formatCIM/E):基于CIM的高效电网模型交换规范》、《IEC TS 61970-556 CIM based graphic exchange formatCIM/G):基于CIM的高效电网图形交换规范》获2022年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一等奖共5),进一步彰显了南瑞在电网控制领域的创新引领能力。

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专门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准项目和在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调动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标准化整体水平提升。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首届江苏省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工作。近年来,南瑞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强企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与技术标准融合,以技术带动标准进步,以标准促进技术创新,在标准研制、标准奖励、标准化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本次获评一等奖是对南瑞优势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走向世界的中国标准

20169月,CIM/ECIM/G作为我国首次主导制定的电网调度控制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系列标准解决了电网模型、图形的实时交换与共享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完善了IEC TC57标准体系,实现了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填补我国在电网控制领域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空白。

IEC TS 61970-555CIM/E)和IEC TS 61970-556CIM/G)正式发布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两项国际标准给出的评价:对保障电网安全和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意义重大,推动了我国电网控制装备的升级换代,是中国标准国际化的成功典范。

标准成果落地生花

基于两项标准,南瑞集团采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开发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等产品已在国内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智能电网控制装备的整体升级换代,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

目前,标准成果在全国45个省级以上调度控制机构、393个地级调度控制机构及部分县调、配调全面应用。

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作为IEC TC57标准体系中的核心标准,CIM/ECIM/G标准成果已被其它国际标准所引用,并成为相关国际市场招投标的技术标准。基于两项国际标准的调度控制系统也在巴西、希腊、新加坡、埃及、菲律宾、老挝、印度尼西亚等18个国家和海外地区实现应用。

技术标准,领跑行业发展,带动成果转化,也斩获了诸多荣誉。两项国际标准获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奖一等奖、2019年中国电力创新奖大奖(标准类唯一大奖)。其相关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标准背后的故事

为满足多个或多级调控中心之间电网图形和模型的一体化维护和在线共享的需求, 在国家电网公司国调中心的组织领导下,南瑞集团牵头研发了智能电网调度支持系统(D5000),实现调控中心内部各专业的信息融合和图形共享,以及多级调控中心之间、调控中心和变电站间的模型共享和画面在线远程浏览、告警直传等技术。

随着D5000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的全面成熟应用,为支持标准国际化战略,结合电力“走出去”的实际需求,南瑞集团积极推动相关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从20105月开始提案准备,到2011年成功立项,再到20169月标准正式发布,历时64个月,南瑞标准项目组付出艰辛的努力,实现了我国在电网控制领域国际标准主导制定权的重大突破。

在这6年多时间里,在国家电网公司国调中心指导下,南瑞研究院新技术应用中心李伟与北京科东米为民分别作为CIM/GCIM/E标准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组成员与美国电科院、法国EDFABB、西门子、阿尔斯通、东芝电气和东京电力等国际大型电力公司技术专家开展109次技术讨论,对标准进行48次大修改。

同时,南瑞集团搭建了国际公用的标准互操作测试验证平台,联合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欧洲互联电网运行协调组织(ENTSO-E)等国际机构开展了32轮的互操作测试验证,其先进性和实用性得到广泛认可。

下一阶段,南瑞集团将深入推进“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地落实,积极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发挥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平台作用,持续完善技术标准工作体制机制,加大技术标准统筹布局,争当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关闭窗口】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站